【玩石趣談】老撾石(越南石、寮國石)賞玩心得

沈伯陽

自去年,老撾石在福州大量出現後,如今它也以極快的速度,充斥在台灣各個角落的印石圈,就單單以台北為例,舉凡建國玉市,光華玉市以及師大附近的筆墨莊等等,都陸陸續續出現了為數不小的老撾石,許多傳統以經營壽山石為主的印石店,也都紛紛接受了老撾石;而其物美價廉的性價比,更使得篆刻圈及收藏界人人趨之若鶩,「老撾石」幾乎成為印石圈見面必聊的話題,其空前的風靡程度,絕對不亞於當年巴林石的盛況。

老撾石的橫空出世,很快地就為台灣印石圈接受,而在供需的法則下,印石的市場自然也是盛況空前,然而,在商家百家爭鳴、老撾石面貌各式各樣的情況下,對於一個資金有限,見聞不深的收藏新手,到底該以一個怎樣的角度與正確的心態收藏與賞玩老撾石呢?我想,以下就一些自己的收藏心得與玩石角度做簡單的分享。

其實在一開始選購老撾石時,我也和許多人一樣眼花撩亂,因為選擇種類繁多而資金有限,導致常常在購買時都是缺乏信心;另外資訊量的不足,也使我許多時候都是被店家灌迷湯而失去決定的自主權,更因此迷失收藏方向,然而,所幸的是,在許多收藏家和老師的樂於教導下,讓一個懵懵懂懂的初學者,漸漸的熟悉起了老撾石,雖然在購石經驗,賞石閱歷上還有所差距,但至少使我在購買老撾石時擁有了一個清楚明確的收藏方針。

首先,我認為在收藏老撾時之前,必須先搞清楚自己購買老撾石的動機,是篆刻創作用亦或是收藏賞玩用,若是以篆刻創作的角度,個人認為老撾石絕對是優質的印材,大部分老撾石的石質都非常適合篆刻表現,緊實且不易崩刀,雖然有些紅白老撾石(如圖1)質地略鬆,但基本上整體的刀感表現還是非常出色,甚至有些不遜於巴林石的石質,因此,若以篆刻創作的角度購買老撾石,我認為,可以先以尺寸大,質地均勻的角度來購買老撾石,而不必以色澤和石頭品項決定。

老撾石 <圖1>

而另一方面,就收藏賞玩角度而言,由於老撾石的目前產量大及在市場出現的時間不久,因此它並不像壽山石的源遠流長有完整石種劃分,也因為如此,現今在收藏時並沒有一個可以明確地依循準則來收藏老撾石,所以,以下就個人歸納出的幾個心得,供入門收藏者參考。

簡單說明一下老撾石的石質,在買老撾石的過程中,我想不乏聽到的就是:如果這個是壽山石,那你知道有多少錢嗎?諸如此類的說法在各個商家層出不窮,猛然一看確實以壽山石性價比而言划算不少,但這真的能夠反映老撾石真正的價值嗎?亦或真的能夠取代類似的壽山石嗎?我想這個問題是值得深究的。

老撾石,普遍來說以類似高山硃砂的紅白石頭最為大量價格也最為親民(福州俗稱西瓜,如圖2),此類石頭的石質尚佳,對於經濟有限的篆刻學習創作者,是很好的印才選擇,但必須小心有些紅白老撾石的石質略鬆(如圖1)且透明石肉的地方有變白的風險,而這類石頭我認為有幾個共同的特徵:1.石頭透白參差,雜質偏多 2.石頭紋理鬆散,而硃砂點分布不均,若是入門收藏可盡量避免這類石頭。

老撾石 <圖2>

第二種老撾石,就是如芙蓉或善伯般質地均勻的石頭(如圖3圖4),此類老撾個人認為大多是從獨石類取材而來,顏色以青灰色和紅色居多,也常常保留黃色石皮的色澤;其石頭質地均勻,且性質穩定,加上氣質出眾使得雅俗共賞,是非常值得收藏的對象。

老撾石 <圖3>

老撾石 <圖4>

第三類老撾石,是如有杜陵水線般的老撾石(如圖5),這類石頭的顏色表現和品項都非常豐富,從獨石到高山類都可以看到有水線的老撾石。此類石頭質地緊實凝結且韻味深刻,橘黃色水線老撾的開門度和凝結度 (如圖6),與壽山黃杜陵石是伯仲之間難分軒輊,而老撾石紅多黃少,加上此類老撾石有杜陵水線的玩味,因此我相信此類老撾石絕對是優質保證的藏品。

老撾石 <圖5>

老撾石 <圖6>

在認識石質後,個人認為,石頭的收藏者若要對藏品了然於胸,那麼價值就不能單單只是建立在石質的追求和價格的比較,而必須包含著收藏家的鑑賞力與不凡的眼光,心領神會後,才能成就一件好的藏品;常言道:「石不能言」,而唯有透過收藏者的欣賞與品讀,才可使之可愛動人。以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為例好了,翠玉白菜的玉並不是最頂級的美玉或稀世之珍品,但卻因為其渾然的巧色與生動的雕工,成為了故宮收藏中的一件逸品;也因為匠心獨到的巧思,使其成為了流傳千古的醉人美玉。因此我認為,不管收藏何種東西,都必須用更有深度與靈活的想法來判斷,與更為超脫與感性的高度來思考,韓愈有云: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,收藏品和藏家是雙向的,去發掘收藏品美好的同時,藉此增進自我學識之內涵,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與眼光的培養呢?

對於以上鑑賞角度的體會,我想,可以從兩件老撾石與我的故事分享起。第一件老撾石為標準有杜陵水線的老撾石(如圖A),第二件為造型奇特的田黃皮老撾對章(如圖B),

  <圖A> <圖B>

兩件相比,A石印才足長度高而橘黃色的色澤非常討喜,以價格來看,它甚至不到第二件的一半,若是綜合來看,與圖B的怪異形狀相比,我想稍有經濟和鑑賞力的人,應該都會二話不說就買走它吧!然而,曲高而和寡,唯有需要不凡眼光的藏品,才是真正擁有不凡收藏價值。其實,我第一眼看到他時,也認為B石頭形狀非常奇怪,不僅石頭不成才,而且怪異的切割方式,使得縱使石頭有水線,也因為不能直立只能平放著欣賞,令人望之卻步…..當時這個現象令我非常困惑,因為此塊石頭石質算是優質,韻味也很出眾,但不知道為什麼偏偏選擇了如此奇特的切工,正當我心中湧上對這顆石頭的懷疑和厭惡,而準備放下它時,在我一旁的傳家寶主人忽然叫住了我,他接過這塊石頭仔細品味了一番後,緩緩的再將它放到我面前,他點點頭示意我再次將之拿起,好好觀察把玩一次看看有何不同,而當我不明就裡,半信半疑拿起它,試著以不同的角度觀賞它時,我很快就發現我錯了,因為這絕對是值得收藏的好藏品!既定的賞石角度已被框架,使的我忽略了自己本身的美感經驗,其實如果仔細看就不難發現,這老撾石確實是非常獨特!比如說,在這石頭中間就有一道如水晶洞的漂亮透明紋理(圖B1),在我看過的老撾石之中這是非常少見的,若是用手電筒照一下,還能清楚看到石頭內部閃閃發光的結理,真是令人驚艷!另外更讓我拜服的,是當初在切割此石頭的工匠,其高超的鑑賞功力和精準的相石能力絕對是功不可沒!他大膽選擇這樣的切割方式來表現出石頭的特色,而不以保留完美的水線為重點,這正是相較於其他工匠的高明之處,不僅僅如此,這對章保留的老撾田黃石皮(如圖B2),更使其各個面向都別具玩味,因此,相較於其餘老撾石,個人以為,它更有獨特性與大膽的巧思,而作為收藏品而言,他的韻味非凡和過人的特色,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絕佳藝術品!

老撾石 <圖B1>

老撾石 <圖 B2>

范仲立曾有一句話,我認為不管對於繪畫的美感培養或是收藏之角度,都是有很大的助益,他說:「師古人不如師造化,師造化不如師心源。」。外在的觀點固然可貴,但卻常常因為人事時地物的局限,而導致自己美感有所束縛;對於自然造化的雄偉固然景仰,但也往往因為天地規矩的框架,而最終迷失自我。然而,在這資訊紛亂的時代,古人之法和造化之美亦是不可或缺,但在兩者瞭然於胸後,是否又能融會貫通和自我創發呢?我想這才是關鍵;石濤在畫語錄第一章就有提到:「所以一畫之法,乃自我立。」,法規或法則,只是人類在渾沌的過程中,不斷簡化和歸納的結果,而唯有透過本心不斷的去感受去體會,才能有與眾不同的深刻體悟,而也許,這個與眾不同的深刻體悟,也是一個偉大藝術家和收藏家,畢生所追求的極致夢想吧!

線上購買

發佈留言